算算這幾年,我跑越南少說也有十幾趟了。一開始純粹是愛玩,後來發現自己每次回來念念不忘的,居然是路邊攤那碗熱氣騰騰的牛肉河粉,或是市場角落阿婆手法俐落捲出來的水晶春捲。越南菜啊,真的有毒!吃過就戒不掉。它不像泰國菜那麼潑辣直接,也不像中菜那樣講究鑊氣大火,它像一陣清風,帶點法國殖民留下的優雅影子,更多是越南人對食材本味的尊重。今天就來聊聊讓我上癮的越南料理推薦,還有偷偷學回來的越南料理食譜,讓你不出門也能解饞。

越南料理推薦:街頭巷尾的靈魂滋味

講到越南料理推薦,我的胃永遠先投票給河內老城區轉角那家只開早晨的小店。他們家的牛肉河粉(Phở Bò),湯頭清澈如琥珀,喝下去卻濃郁到骨子裡。老闆說秘密在牛骨要耐心熬足18小時,還要加進烤過的洋蔥、薑和獨家香料包。配上一碟新鮮金不換、豆芽、青檸角,自己動手加,儀式感滿滿。坦白說,在台灣也吃過不少標榜正宗的,但湯頭那股深邃的層次感,至今沒找到完美的替代品。
越南料理推薦

另一個讓我瘋狂的,是越南春捲(Gỏi Cuốn)。透明的米紙裹著鮮蝦、豬肉片、米線和一整把香草,蘸上濃厚的花生魚露醬。重點是那疊香草!九層塔、越南香菜(Rau Răm)、紫蘇… 少一種香氣就弱三分。我在胡志明市范五老街吃過一家,老闆娘堅持香草要當天從老家菜園現摘送來,新鮮度真的騙不了人。不過啊,有些觀光區的春捲會包太多米線充數,口感就粉粉的,這點要小心避雷。

越南街頭必吃五大天王
菜名 特色 哪裡找最道地 個人真心話
牛肉河粉 (Phở Bò) 靈魂湯頭、軟嫩牛肉片、彈牙河粉 河內老城區、胡志明市在地人市場旁 湯不夠熱就輸一半!河內派偏清淡,南部偏甜
生春捲 (Gỏi Cuốn) 清爽米紙卷、新鮮生菜香草、經典花生蘸醬 任何在地市場、家庭式小餐館 香草不新鮮整捲報廢,醬汁太甜膩很扣分
越式法包 (Bánh Mì) 酥脆法棍、肝醬抹醬、醃蘿蔔絲、各類肉餡 街頭流動攤車、老字號麵包店 麵包不夠脆就別買!豬肉凍才是精髓
烤肉米線 (Bún Chả) 炭烤豬肉丸片、冷米線、魚露蘸水、醃菜 河內專賣店(尤其中午)、路邊矮凳小攤 炭火香氣是關鍵!有些店用電烤就差很多
酸魚湯 (Canh Chua) 酸爽湯底(羅望子)、多樣河鮮、豐富野菜 湄公河三角洲餐廳、南部家庭菜 怕魚刺慎入,但那股酸香真的開胃到不行

越南料理食譜
說到法式殖民的痕跡,越式法包(Bánh Mì)絕對是代表。酥到掉渣的法棍,抹上濃郁的肝醬或自製美乃滋,塞滿越式扎肉、豬肉凍、醃蘿蔔絲、小黃瓜片,再點綴香菜辣椒。我在峴港一個阿伯推車攤買過,一個才台幣15塊,咬下去那聲”喀嚓”!至今難忘。但老實說,有些觀光區賣的Bánh Mì為了迎合外國人,麵包軟趴趴,配料也偷工減料,完全失去靈魂。這份越南料理推薦名單,可是用我的腸胃當白老鼠試出來的。

河內的烤肉米線(Bún Chả),歐巴馬和波登都認證過。炭火烤的豬肉丸和五花肉片,帶點焦香,泡在有點甜有點酸的魚露水裡。配上一碗冷米線,一把生菜香草。吃的時候夾點米線、肉片,裹片生菜,再浸一下魚露水送入口。層次感超豐富!記得第一次在當地人帶路的小巷矮凳攤吃,熱到汗流浹背,但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這種體驗,絕對是越南料理推薦中不可錯過的。

隱藏版驚喜:在地人才懂的滋味

除了上面這些明星,我還要私心推薦一道:順化的牛肉檬(Bún Bò Huế)。不同於河粉的清淡,它湯頭濃郁辛辣,有股獨特的檸檬草和蝦醬香氣,裡面還會放豬血糕!第一次喝覺得味道「很衝」,但越喝越上癮。在順化古城牆邊一家蒼蠅小店吃到的版本,辣到我眼淚鼻涕直流,還是捨不得放下湯匙。這就是越南菜的魔力吧?
越南料理推薦

還有一道很少人提,但在南部家庭很常見的「酸魚湯」(Canh Chua)。用羅望子熬出天然酸味,加入鮮魚、秋葵、鳳梨、豆芽、蕃茄,最後撒上炸酥的蒜片和越南香菜。又酸又鮮又香,尤其在悶熱的午後,喝一碗超級解膩醒胃。有次在芹苴的民宿,老闆娘煮了一大鍋,配著蒸米線吃,簡單卻深刻。這種家常味,往往是最真實的越南料理推薦。有沒有發現,他們的料理總少不了新鮮香草?這簡直是越南菜的靈魂密碼!

越南料理食譜:在家複製越南風味

看這麼多,手癢想自己做?沒問題!分享幾道我失敗無數次後終於掌握的家庭版越南料理食譜。坦白說,有些材料在台灣的確不好找,但替代方案我也一併告訴你。先說最經典的。

經典重現:家庭版越南牛肉河粉

想熬出接近店家的湯頭?別怕花時間!這份越南料理食譜是跟河內一位老師傅聊天偷師的,他說家裡做不用像店裡熬十幾小時,但關鍵步驟不能省。

  • 湯頭材料: 牛骨或牛腱 (約1公斤)、洋蔥1大顆 (對剖)、老薑1大塊 (拍裂)、肉桂棒1根草果2顆 (拍裂)、八角2顆小荳蔻5顆魚露3-4大匙冰糖1大塊 (約乒乓白大小)、適量、水約3公升(香料包用滷包袋裝好,方便取出)
  • 做法:
    1. 牛骨汆燙洗淨。洋蔥、老薑切面朝下,乾鍋燒到表面焦黑(這是湯色清澈金黃的關鍵!)。
    2. 大鍋裝水,下牛骨、焦黑的洋蔥薑、香料包。大火煮滾後轉最小火,蓋子留縫,慢燉至少4小時。中途撈浮沫。
    3. 撈出香料包、洋蔥薑(可丟棄)。加入魚露、冰糖、鹽調味。試味!應該是鹹鮮帶微甜,後味有複雜香料感。
  • 組裝: 燙好河粉鋪碗底,放上薄切生牛肉片(選用油脂均勻的沙朗或板腱),滾燙熱湯沖下去把肉燙熟。撒上蔥花、洋蔥絲。配菜:豆芽、九層塔、越南香菜、青檸角、辣椒片自己加。

越南料理食譜
湯頭清澈的秘訣?關鍵在「燉」不是「滾」,火要小到幾乎不冒泡。還有,絕對不要加醬油!湯色會濁。魚露才是正解。我在家第一次熬時火太大,湯變混濁,味道也發苦(香料煮太久釋放苦味),整鍋倒掉超心疼。耐心,是這份越南料理食譜最重要的材料。

清爽首選:越式生春捲與靈魂蘸醬

這道成功率超高,宴客也討喜!重點是越南料理食譜中的醬汁,很多人在台灣做都太甜膩或太鹹。

家庭版越式生春捲全攻略
材料分層 內容與替代方案 Tips (失敗經驗談)
米紙 越南米紙(Banh Trang)
(超市或東南亞雜貨店有售)
沾水時間要拿捏!3-5秒就好,軟化需要時間。太濕爛容易破
內餡
  • 主食:燙熟蝦仁、水煮豬肉片、雞絲、豆腐
  • 澱粉:煮透米線(Bún)或粉絲
  • 蔬菜:生菜葉(嫩葉)、小黃瓜條、胡蘿蔔絲
  • 靈魂香草:九層塔、薄荷、越南香菜(可用香菜+一點薄荷替代)
香草寧可多不能少!米線瀝乾放涼,濕的會讓米紙破掉。餡料別貪心包太多
蘸醬
(Hoisin Peanut Sauce)
基礎版:
2大匙海鮮醬(Hoisin)
1大匙無顆粒花生醬
1大匙溫水(調稀用)
1小匙蒜末
1小匙辣椒末(選配)
進階版(更接近越南味):
1小匙魚露 + 半小匙檸檬汁 + 少許烤花生碎
台灣海鮮醬偏鹹甜,越南的帶酸。加魚露檸檬平衡!邊調邊試。太濃稠加點水

包春捲的訣竅?動作要快!米紙沾濕後變軟很快,鋪料、捲起要一氣呵成。我第一次包醜到不忍直視,米紙破洞、料從旁邊擠出來… 多練習幾次就上手了。記得放香草時葉子朝外,捲出來才漂亮。蘸醬千萬別只用海鮮醬,太死甜膩口,加點花生醬、魚露和水調開,才是正宗的越南料理食譜版本。撒點烤花生碎,香氣更足。

越南料理推薦
在家做越南菜,最頭痛的就是香料。像越南香菜(Rau Răm),台灣不容易買,我試過用香菜+一點點薄荷替代,勉強有那個意思,但還是不太一樣。後來發現一些越南雜貨店冷凍櫃會有,買回來分裝冷凍,能用很久。這就是實踐越南料理食譜的小智慧吧!

簡易版越式滴滴咖啡 (Cà Phê Sữa Đá)

最後來個輕鬆的。越南咖啡濃得像瀝青,配上甜煉乳,絕配!在家複製超簡單,這份越南料理食譜不用開火。

  • 你需要: 越南滴滴壺 (Phin) (網購或雜貨店有)、越南中原G7或Trung Nguyen咖啡粉 (中烘培或混合豆,粗研磨)、煉乳冰塊
  • 步驟:
    1. 杯子底擠入1.5-2大匙煉乳(看嗜甜程度)。
    2. 滴滴壺拆開,下壺放煉乳杯上。放入2平匙咖啡粉(約15克),輕拍平不要壓實
    3. 放上壓片(輕輕放上去,別壓!)。倒入少量熱水(約90°C),剛好浸濕咖啡粉,等20秒讓它”悶蒸”。
    4. 緩慢注入熱水至八分滿,蓋上蓋子。咖啡會一滴一滴落入杯中的煉乳上。
    5. 滴完(約5分鐘)後移開滴滴壺。用長匙徹底攪拌底層煉乳和咖啡。
    6. 倒入裝滿冰塊的杯中!完成。

越南料理食譜
為什麼要用滴滴壺?那種等待的儀式感,還有萃取的濃厚度,是其他方法做不到的。咖啡粉記得買粗研磨的,細粉會塞住滴孔。壓片千萬別用力壓!輕輕放上去就好,壓太緊水流不下去。我第一次沒經驗,壓成磚塊,結果等了20分鐘才滴幾滴… 煉乳量依個人口味調整,越南本地甜到頭皮發麻,我通常減量。這個越南料理食譜(或該說飲料譜?)絕對是夏日救星。

Q&A:破解越南料理常見疑問

越南料理有什麼特色?

講到越南料理特色,總結幾個關鍵字:「鮮」、「香」、「酸」、「甜」、「平衡」

「鮮」是根本。海鮮、肉類、蔬菜都講究當季新鮮。你看他們市場就知道,蔬菜葉子上還帶著露水,魚蝦活跳跳。很少用冷凍品或重加工肉。

「香」靠的是新鮮香草和香料。一盤菜旁邊堆滿九層塔、紫蘇、越南香菜、蔥、薄荷,隨你加。香料則擅用檸檬草、青檸葉、薑黃、羅望子等天然素材,很少用複雜的醬料包。

「酸」用得巧妙。青檸汁是基本款,北部愛用醋,中南部則用羅望子(Tamarind)調出溫和果酸,甚至發酵蝦醬、魚露也帶自然酸鮮。這種酸很開胃,不像醋酸那麼尖銳。

「甜」通常來自新鮮蔬果(鳳梨、蕃茄、紅蘿蔔)、椰汁,或是少量冰糖、煉乳來平衡鹹酸。不是死甜,是隱隱約約的甘味。

最終追求「平衡」(Âm Dương)。一碗Pho裡有熱湯、冷配菜;生春捲有清爽內餡、濃郁醬汁;魚露水融合鹹甜酸辣。連口感都講究脆、軟、滑、韌對比。這種哲學,讓越南菜吃起來負擔小,卻層次豐富。

越南料理的「五行」風味平衡表
風味元素 代表食材 作用 常見菜色舉例
鹹 (Mặn) 魚露、蝦醬、醬油 提鮮,奠定底味 所有湯品、蘸水、炒菜
酸 (Chua) 青檸、羅望子、醋、醃菜 解膩、開胃、清新 酸魚湯、生春捲蘸水、河粉配菜
甜 (Ngọt) 新鮮蔬果、冰糖、椰糖、煉乳 中和鹹酸、帶來溫潤感 越式法包抹醬、湯頭點睛、越式咖啡
辣 (Cay) 新鮮辣椒、辣椒醬、黑胡椒 刺激味蕾、增添層次 醬料、湯品(如Bún Bò Huế)、部分蘸水
鮮 (Umami) 魚露、蝦醬、骨頭高湯、香菇 深度與滿足感的來源 Pho湯頭、燉煮菜餚、炒飯

還有一點我覺得很重要:「溫度對比」。熱湯配冷生菜、烤肉配涼米線、冰咖啡配溫潤煉乳。這種冷熱交替的體驗,也是越南菜讓人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

越南傳統美食是什麼?

講到「傳統」,其實越南南北差異不小!問十個越南人可能得到十一個答案。但公認的國寶級傳統菜大概這幾樣:

  • 北部代表 – 河粉 (Phở): 源自河內,被視為越南的「國湯」。以前是清晨勞動者吃的能量早餐。湯清肉鮮,凸顯北越含蓄優雅的飲食哲學。
  • 中部代表 – 越南粽 (Bánh Chưng / Bánh Tét): 過年必備!Bánh Chưng(方粽,北越)和Bánh Tét(圓柱粽,南越)。糯米包綠豆沙和五花肉,用蕉葉包裹慢煮。象徵天圓地方,是祭祀祖先的重要食物。有次過年受邀去河內友人家,看她們全家圍著包粽子聊天,儀式感滿滿。
  • 順化代表 – 宮廷宴 (Bữa Tiệc Cung Đình Huế): 順化曾是阮朝古都,留下精緻繁複的宮廷料理。強調擺盤藝術、工序複雜、小份量多樣化。例如「Bánh Bèo」(水蒸米糕)、「Bánh Khoái」(煎米餅)。味道細膩,跟其他地方粗獷風格不同。
  • 南部代表 – 酸魚湯 (Canh Chua): 湄公河三角洲物產豐饒的代表作。匯集河鮮、熱帶水果、野菜於一鍋,酸得鮮明亮眼,體現南越人的熱情奔放。
  • 全民共通 – 米飯與魚露 (Cơm và Nước Mắm): 無論南北,一碗白飯配上一碟用魚露、檸檬、辣椒、蒜調成的「蘸水」(Nước Chấm),再加個煎蛋或炒青菜,就是最日常的越南家常味。魚露可以說是越南菜的靈魂醬料。

有趣的是,有些街邊常見、我們以為很傳統的食物,其實歷史沒那麼久。像越式法包(Bánh Mì),是法國殖民後的產物;烤肉米線(Bún Chả)在河內普及也是20世紀中的事。傳統也在演變。對我來說,能在街頭巷尾、家庭廚房持續流傳的味道,就是有生命力的傳統。這些最好透過實際的越南料理推薦體驗,或是動手試試越南料理食譜來感受。

最後嘮叨幾句。玩越南這麼多次,最大心得是:別怕走進當地市場、別怕坐路邊矮凳。很多驚喜藏在觀光區之外。越南菜看似簡單,但那股清新複雜的滋味,就像他們的文化,融合了東方的含蓄與法式的優雅,還有熱帶的奔放生命力。下次有機會去,照著這份越南料理推薦名單吃一輪,再試試帶回來的越南料理食譜,保證你會懂我為什麼這麼著迷。記得多帶點腸胃藥就是了(認真)。

│更多精選推薦↓↓↓

「越南美食」全攻略|小吃、甜點、特色料理、食譜一次掌握

越南腰果全指南:採購技巧、價格區間、養生好處與美味食譜

越南春捲做法全攻略:米紙挑選技巧+春捲皮熱量分析,輕鬆做出道地越式春捲

越南點心全攻略!甜點作法大公開,椰奶甜點×香蕉糕傳統食譜一次學會

✈️關於芊語

我是芊語,一個常年往返越南的旅遊博主!從北到南,我帶你探索這個充滿魅力的國度~

🌆 河內:漫步36古街,品嚐道地河粉,感受法式殖民風情!
⛵ 下龍灣:乘船遊覽世界遺產,石灰岩島嶼如詩如畫~
🏮 會安:古鎮燈籠搖曳,夜晚浪漫得讓人沉醉!
🏖️ 峴港:白沙灘與現代度假村,海景咖啡廳超好拍!
🌊 胡志明市:西貢河夜景、法式建築與越式咖啡文化交融~

我的旅程不只有景點,更有在地美食、隱藏小店和文化體驗!想知道更多?追蹤我的腳步,一起發現越南的多彩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