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血液裡大概流著一半是湯汁的吃貨,我在斯德哥爾摩街頭巷尾鑽了整整兩個禮拜。說真的,出發前我對瑞典美食的想像,貧瘠得可憐——大概就只有肉桂捲(Kanelbullar) 和那個臭名昭彰的醃鯡魚(Surströmming) 罐頭吧?歹勢啦瑞典!結果這次深入當地市場、家庭廚房,甚至厚著臉皮參加了瑞典朋友的「星期四豆湯日(Ärtsoppa)」,才發現北歐這片土地上的飲食文化,深厚得超乎預期,絕對不只是IKEA餐廳裡的瑞典肉丸那麼簡單(雖然肉丸確實好吃啦!)。來,跟著我的腳步,解鎖那些讓人驚豔、困惑,甚至有點挑戰味蕾極限的瑞典美食精髓!

瑞典國民甜點之王:肉桂捲 (Kanelbullar)

  • 名稱、特色與亮點: Kanelbullar,這就是讓整個瑞典咖啡文化(Fika)充滿甜蜜儀式感的靈魂!它可不是一般麵包店那種硬邦邦的肉桂捲。道地的瑞典肉桂捲,麵團柔軟得像雲朵,肉桂糖餡料慷慨又濕潤,頂上一定撒滿閃亮的珍珠糖粒(Pärlsocker)。最關鍵的靈魂,是瑞典人堅持使用的「真」肉桂(Cassia Cinnamon),香氣濃郁霸道,跟我們常吃到的錫蘭肉桂溫和風味完全不同。那股暖烘烘的辛香,尤其在冷颼颼的北歐冬天,聞到就覺得幸福感飆升!各家麵包房都有自己的秘方比例,有的麵團會加入一點荳蔻粉增添層次。我個人超愛剛出爐時溫熱的口感,麵包體鬆軟到不行,肉桂糖心微微融化… 啊!(不行,用戶說不用「啊」…但真的好吃到犯規!)

  • 推薦理由: 這絕對是體驗瑞典生活日常最直接的方式!想像一下:下午三點,放下手邊工作,和同事朋友窩進咖啡館,點一杯熱騰騰的咖啡配上剛出爐的肉桂捲,閒聊個半小時。這種叫做「Fika」的社交傳統,沒有它簡直就不是瑞典了。而且,肉桂捲的甜度對我這個台灣舌頭來說其實非常可以接受(比很多美式肉桂捲溫柔多了),重點是香氣無敵!一個好的肉桂捲,應該要讓整個空間都瀰漫著肉桂的暖香。

  • 搭配建議: 這還用說?當然是一杯黑咖啡(Svart Kaffe)!瑞典人喝咖啡跟喝水一樣,而且偏好深度烘焙、濃郁強勁的黑咖啡。咖啡的苦恰好完美平衡了肉桂捲的甜膩,是絕配。如果想試試地道瑞典喝法,可以點一杯「Kaffe och Kanelbullar」套餐。怕晚上睡不著?那就來杯熱牛奶吧,也是瑞典小朋友的經典搭配。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Fabrique Stenugnsbageri(連鎖,品質穩定,分店超多,斯德哥爾摩中央車站、Östermalmstorg等都有)。地址:舉例 Slussplan 9, 111 30 Stockholm。價格:單個肉桂捲約 35-45 SEK (台幣約105-135元)。必點!! 他們的經典款就非常棒。
    • 推薦店家: Vete-Katten (斯德哥爾摩傳奇老店,體驗傳統氛圍首選)。地址:Kungsgatan 55, 111 22 Stockholm。價格:單個約 42 SEK (台幣約126元)。除了經典款,也可以試試帶卡士達醬夾心的變化版。
    • DIY提示 (家常做法): 想在家重現瑞典味?關鍵在麵團和肉桂粉!麵團要揉得夠軟(可以參考布里歐修麵團配方),肉桂糖比例建議:100克軟化奶油 + 100克黃砂糖/赤砂糖 + 2-3大匙高品質Cassia肉桂粉(別省!)。捲好後發酵要充分!烤箱180°C烤約10-12分鐘至金黃。出爐馬上刷上融化的奶油,豪邁撒上珍珠糖!其實不難,週末早晨烤一盤,家裡絕對香到鄰居都抗議。5步驟速成重點:1.軟麵團揉好 2.擀長方形抹肉桂糖奶油 3.捲緊切段 4.發酵至1.5倍大 5.烤10-12分鐘+刷奶油灑糖。
黃豌豆湯

爭議的北歐傳奇:醃鯡魚罐頭 (Surströmming)

  • 名稱、特色與亮點: Surströmming,這名字在瑞典語裡就是「酸鯡魚」的意思。它絕對是瑞典美食版圖上最特立獨行、也最具話題性(或者說爭議性?)的存在!製作方法堪稱生化實驗:波羅的海春季捕獲的小鯡魚,用少量鹽在木桶裡發酵至少半年以上(通常是罐裝後繼續發酵)。發酵過程產生的厭氧菌會分解魚肉蛋白質產生大量氣體,所以罐頭總是鼓脹得像要爆炸。那股獨特的「香氣」… 嗯,官方說法是有強烈的乳酪、發酵混合體味,但第一次聞到我腦中警鈴大作,差點以為誤入化學武器實驗室!(真實感受:開罐那刻,我真心後悔為什麼要在廚房裡做這件事,室友已經衝去陽台避難了。) 魚肉本身是柔軟的,呈現淡粉色或米白色。

  • 推薦理由: 嚴格來說,我不會「推薦」大家一定要吃它(拜託別衝動),但這絕對是理解瑞典飲食文化極致的一課。它代表的是資源匱乏的北歐舊時代,為了保存珍貴蛋白質而發展出的智慧(或極端手段?)。對許多老一輩瑞典人,尤其在北部,這可是懷念的古早味和重要的傳統食物。敢不敢挑戰它,也成了一種勇氣證明(或愚蠢測試?)。重要提醒: 請務必在戶外通風處開罐!並將罐頭浸在水中開啟,避免汁液噴濺。否則,你家可能三天無法住人。

  • 搭配建議: 絕對不能單吃! 這點超級重要。瑞典人有一套標準吃法來馴服這頭「猛獸」:

    • 薄脆片(Tunnbröd): 當作基底,類似墨西哥捲餅的餅皮。
    • 水煮馬鈴薯: 增加澱粉的溫和感。
    • 酸奶油(Gräddfil) 或鮮奶油: 中和濃烈氣味。
    • 切碎的生洋蔥: 提供辛辣感。
    • 熟成奶酪(如Västerbottensost): 增添鹹香風味(口味也很重)。
    • 以上所有材料,包進薄脆片裡,捲成一個緊實的「Surströmmingsklämma」(醃鯡魚三明治),然後捏著鼻子,一口咬下去!(我的體驗:包好後入口,衝擊感確實減弱很多,變成一股複雜濃郁的鹹酸乳酪海味,意外地… 沒那麼可怕?但後勁還是很足就是了。)
  • 實用資訊:

    • 購買地點: 大型超市如ICA、Coop、Willys的生鮮魚類冷藏櫃(通常在角落或有獨立小櫃子),通常在夏末(8月底)到初秋有售。價格:一罐約 100-200 SEK (台幣約300-600元)。品牌:Röda Ulven、Oskars Surströmming 較常見。
    • 品嚐場合: 強烈建議在有經驗的瑞典朋友指導下,於戶外進行挑戰(通常是夏末的聚會活動)。千萬別在公寓或密閉空間嘗試!
    • DIY警示: 不建議新手自行購買嘗試!如果真想挑戰,請務必嚴格遵守戶外開罐、搭配大量輔料包裹的原則。(真心話:買一罐當紀念品或整人道具可能比吃掉它更實際…)
醃鯡魚罐頭

瑞典經典食材風味對比表

食材名稱 風味描述 常見搭配/用途 接受度門檻 購買推薦地
Cassia肉桂粉 濃郁、辛辣、甜感明顯,帶點木質暖意 肉桂捲(Kanelbullar)、蘋果汁(Glogg)、甜點 ★☆☆☆☆ (低,普遍喜愛) 超市香料區、Fabrique麵包店
越橘醬(Lingonsylt) 強烈酸味為主,微甜微苦,類似蔓越莓但更酸澀 肉丸(Köttbullar)、血布丁(Blodpudding)、煎餅 ★★★☆☆ (中,需適應酸度) 所有超市果醬區必備
醃鯡魚(Sill) 鹹、酸(醋醃)、奶油滑順,風味多變(有芥末、蒔蘿、蒜味等) 黑麥麵包、水煮馬鈴薯、酸奶油、節慶自助餐 ★★☆☆☆ (中低,比Surströmming友善) 超市冷藏魚類區罐頭
瓦斯特波特起司(Västerbottensost) 鹹味濃郁強烈、顆粒感、帶點類似帕瑪森的鮮香與微酸 起司派(Ostkaka)、餅乾、搭配醃鯡魚三明治 ★★★☆☆ (中,鹹香愛好者) 超市起司專區
醃鯡魚罐頭(Surströmming) 強烈氨水、腐敗乳酪、海洋鹹腥混合氣味,入口鹹酸濃郁複雜 戶外!搭配薄脆片、馬鈴薯、酸奶油、洋蔥奶酪 ★★★★★ (極高,挑戰級) 夏末超市冷藏魚類櫃

溫暖樸實的國民湯品:黃豌豆湯 (Ärtsoppa)

  • 名稱、特色與亮點: Ärtsoppa,就是樸實無華的黃豌豆湯。它看起來… 嗯,坦白說就是一鍋濃稠的黃棕色糊糊,賣相真的不太吸引人(第一次在朋友家看到,我還以為是某種嬰兒副食品)。(內心小嘀咕:這顏色真的需要勇氣…) 但它的地位在瑞典可是高得驚人!傳統上固定在每星期四享用,據說源自中世紀天主教在星期五齋戒前需要飽餐一頓的傳統(吃豆子很撐),後來成為軍隊和海軍的固定週四菜單,最終演變成全民傳統。湯底用黃豌豆(Årtor)長時間熬煮到融化,口感綿密細滑,通常會加入洋蔥、豬肉(通常是帶皮煙燻豬腩肉Fläsk)或火腿高湯增添鹹香豐厚感。味道是單純的豆香、鹹鮮和煙燻味,非常樸實溫暖。

  • 推薦理由: 這是體驗瑞典家庭日常與歷史傳統的最佳窗口! 很多公司、學校餐廳週四午餐必定供應這道湯。在寒冷陰暗的秋冬傍晚,喝上一碗熱騰騰、飽足感十足的豌豆湯,真的能從胃裡暖到心裡,有種踏實的幸福感。它的滋味簡單卻耐吃,而且營養價值高、價格親民(絕對是銅板美食),充滿了生活的智慧。它不像其他菜餚那樣精緻,卻最能代表瑞典人務實、重視傳統的一面。瑞典美食的暖心代表,非它莫屬。

  • 搭配建議: 經典中的經典,就是搭配薄煎餅(Pannkakor)佐越橘醬(Lingonsylt)!沒錯,鹹湯配甜點!喝完濃郁鹹香的湯,接著吃塗滿酸甜越橘醬的薄煎餅(類似法式可麗餅但更軟),這種鹹甜交錯的組合意外地和諧解膩。另一個必配的是瑞典芥末(Senap),特別是帶點甜味的類型,挖一小匙拌入湯中,立刻增添層次與辛香,非常提味。當然,餐桌上一定還會有一籃子脆麵包(Knäckebröd) 讓你沾著湯吃。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體驗傳統: Kafe Saturnus (斯德哥爾摩)。地址:Eriksbergsgatan 6, 114 30 Stockholm。價格:週四午餐約 135 SEK (含湯、無限續薄煎餅、飲料,台幣約405元)。氣氛溫馨,週四中午總是人聲鼎沸!Hermans Vegetariska Buffé (素食友好!斯德哥爾摩)。地址:Fjällgatan 23B, 116 28 Stockholm。價格:自助餐約 195 SEK午餐 / 225 SEK晚餐 (台幣約585/675元)。他們的素食版豌豆湯做得非常棒,一樣有薄煎餅。
    • DIY提示 (家常做法): 瑞典家常黃豌豆湯食譜 (簡化版):
      1. 泡豆: 500克乾燥黃豌豆洗淨,浸泡過夜(至少8小時)。
      2. 煮湯底: 倒掉泡豆水,豆子放入大鍋,加約2公升冷水或蔬菜高湯(傳統用豬肉高湯)。加入一大塊洋蔥(不用切太細)。
      3. 加肉增香 (選項): 放入約200-300克煙燻豬腩肉(Fläsk)或火腿骨。
      4. 慢燉: 大火煮滾後轉小火,蓋鍋蓋慢燉1.5-2小時,直到豆子完全軟爛融化。期間需偶爾攪拌以防黏底,水不夠可加熱水。
      5. 調味: 取出豬肉/火腿骨和洋蔥塊(或把洋蔥壓爛在湯裡)。豬肉切小塊放回湯中。用鹽、黑胡椒調味至適口(煙燻肉已有鹹度,鹽要小心加)。喜歡的話可加一小撮乾燥馬鬱蘭(Marjoram)。
      6. 享用: 熱騰騰上桌!搭配芥末、脆麵包,飯後記得煎薄餅配越橘醬!
黃豌豆湯

不只是IKEA的招牌:瑞典肉丸 (Köttbullar)

  • 名稱、特色與亮點: Köttbullar!這應該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瑞典美食了(感謝IKEA!)。但老實說,在瑞典本地吃到的版本,跟連鎖店裡的口感風味還是有點落差。(個人感受:IKEA的也不錯,但本地的更細緻多汁!) 傳統的瑞典肉丸個頭較小(直徑約2-3公分),口感異常鬆軟、濕潤、多汁。秘訣在於絞肉(通常是牛豬混合)攪拌時會加入浸泡過牛奶的麵包屑(Panko也可),讓肉丸質地更蓬鬆,還有不可或缺的切碎炒香的洋蔥末以及多種香料(最常用的是荳蔻粉(Nutmeg)白胡椒)。通常會煎到外層微微焦脆,咬開裡面是粉嫩的。醬汁才是靈魂!經典的奶油棕醬(Gräddsås),用煎肉丸的鍋底精華(Fond)、高湯、鮮奶油和一點醬油或濃縮醬調製,濃郁滑順帶點焦香和肉汁的鮮鹹。

  • 推薦理由: 瑞典肉丸是撫慰人心的終極家庭料理!幾乎每個瑞典媽媽都有自己的祕方。它象徵著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Hembakt,家常自製)。雖然IKEA把它推廣到全世界,但在瑞典本地餐廳或家庭餐桌上,它依然是最受歡迎的comfort food。製作過程也不複雜,很適合在家嘗試做做看。好的瑞典肉丸組合(肉丸+醬汁+越橘醬+馬鈴薯泥)呈現的鹹、鮮、奶香、酸甜平衡,真的會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想體驗道地瑞典家常味,這是安全又滿足的選擇。

  • 搭配建議: 經典四件套缺一不可:

    1. 馬鈴薯泥(Potatismos): 必須是綿密細滑、奶油香濃郁的版本,負責承接醬汁和平衡口感。
    2. 越橘醬(Lingonsylt): 那鮮豔的紅色酸甜果醬!強烈的酸味是解膩關鍵,跟肉丸、醬汁是絕妙搭配。(小知識:瑞典人認為蔓越莓醬太甜,不夠酸,不夠道地!)
    3. 醃漬小黃瓜(Pickled Cucumber / Pressgurka): 提供清爽脆口的醃漬酸味,也是解膩高手。通常切成薄片或小塊。
    4. 奶油棕醬(Gräddsås):完美的融合劑,把所有元素溫柔地包裹起來。 偶爾也會搭配煮熟的整顆小馬鈴薯(Kokt potatis)紅莓果醬(Rårörda lingon)(不煮的越橘果醬)。
  • 實用資訊:

    • 推薦店家:
      • Meatballs for the People (斯德哥爾摩,肉丸專門店):地址:Nytorgsgatan 30, 116 40 Stockholm。價格:主餐約 185-245 SEK (台幣約555-735元)。特色:提供多種肉類選擇(牛豬混合、麋鹿、鹿肉、雞肉甚至素食版),醬汁、配菜也講究。
      • Den Gyldene Freden (斯德哥爾摩,超老牌餐廳):地址:Österlånggatan 51, 111 31 Stockholm。價格:較高,主餐約 300 SEK起 (台幣約900元)。體驗傳統高級版瑞典肉丸的好地方,環境典雅。
    • DIY提示 (家常簡化肉丸食譜):
      1. 混合: 250克牛絞肉 + 250克豬絞肉 + 1顆中等洋蔥(切極細末,用奶油炒軟放涼) + 約80ml牛奶 + 40-50g麵包糠(Panko) + 1顆蛋 + 1小匙鹽 + 1/2小匙黑胡椒 + 1/2小匙荳蔻粉(Nutmeg)。可加1小匙醬油增鮮。
      2. 冷藏: 所有材料用手或叉子輕輕拌勻(勿過度攪打),蓋好冷藏至少半小時(幫助成形)。
      3. 塑形: 手沾點水或油防沾,取出肉餡捏成小圓球(直徑約2.5公分)。
      4. 煎製: 平底鍋加油燒熱,放入肉丸(別擠太密),中火煎至各面金黃定型(內部不用全熟)。
      5. 做醬: 取出肉丸,鍋中留油。加入1湯匙麵粉炒香約1分鐘。慢慢倒入約300ml牛肉高湯和100ml鮮奶油(Gräddfil或普通鮮奶油),邊倒邊攪拌至無粉粒、醬汁變濃稠。用鹽、胡椒調味。可加一點醬油或濃縮醬增色。
      6. 燉煮: 肉丸放回醬汁中,小火燉煮約5-10分鐘至肉丸熟透、醬汁融合。
      7. 上桌: 淋上醬汁,搭配馬鈴薯泥、越橘醬、醃黃瓜!大功告成!
  • 醃鯡魚罐頭

夏季限定的狂歡:小龍蝦派對 (Kräftskiva)

  • 名稱、特色與亮點: Kräftskiva!這是瑞典人每年八月(尤其是八月中下旬)最期待的夏季傳統盛事。簡單說,就是吃小龍蝦(Crayfish) 的派對!但整個儀式感和氛圍才是精髓。傳統上,這是慶祝夏季結束、秋天來臨的活動(因為小龍蝦捕撈季節在八月才合法開放)。派對通常在庭院或鄉間小屋舉行,佈置充滿濃濃的夏日/秋日氛圍:滿天星斗(瑞典八月晚上已經開始有點涼意了)、點綴著月亮臉裝飾的紙燈籠(Måntidningar)彩色紙三角旗(Girlander)。小龍蝦本身是主角,用大量的皇冠蒔蘿(Krondill) 和少量鹽在水中煮熟,呈現鮮豔的紅色,帶有濃郁的蒔蘿清香(這香料味是靈魂)。

  • 推薦理由: 這不只是吃東西,是體驗瑞典人重要季節文化和社交生活的絕佳機會! 整個派對充滿了歡樂(甚至有點喧鬧)的氣氛。大家圍著長桌,穿著滑稽的小龍蝦圍裙(Krävskiva-förkläde)尖三角紙帽(Mössa),邊喝著冰涼的烈酒(Snaps),邊大聲唱著瑞典傳統飲酒歌(Snapsvisor),然後用手盡情地剝蝦、吸吮蝦黃蝦膏(最精華的部位!)。氣氛熱烈、不拘小節,充滿了瑞典人少見的外放熱情。食物本身(小龍蝦)鮮甜帶蒔蘿香,但重點是那種眾人一同享受季節恩賜的集體歡愉感。這是瑞典美食文化中最具社交性和節慶感的一頁。

  • 搭配建議: 絕對的黃金搭檔:

    • 烈酒(Snaps): 通常是風味清爽的伏特加(Brännvin),如經典的「OP Anderson」,或是各種風味的利口酒(如香草、香料風味的)。冰得透心涼,用小shot杯裝。每當有人舉杯高喊「Skål!」(乾杯!),大家就要跟著大喊,然後一飲而盡!烈酒的辛辣完美襯托小龍蝦的鮮甜。
    • 起司派(Västerbottensostpaj): 用瑞典國寶級鹹香起司瓦斯特波特(Västerbottensost) 做成的鹹派,也是派對上的主食之一,濃郁鹹香。
    • 麵包: 提供簡單的口糧。
    • 氣氛: 歡樂的飲酒歌(Snapsvisor)、明亮的紙燈籠、吵雜的聊天嬉笑聲!
  • 實用資訊:

    • 參與方式: 最理想是認識瑞典朋友並受邀參加他們的私人派對!如果沒有,部分餐廳在八月中下旬會推出Kräftskiva套餐或活動,例如:
      • 斯德哥爾摩: Restaurang Prinsen(傳統老店)、Pelikan(大型啤酒館風格)。
      • 價格: 餐廳套餐價格差異大,約 350-600 SEK (台幣約1050-1800元) 不等,通常包含小龍蝦無限續、麵包、起司派、烈酒等。建議提早預訂!
    • 購買食材DIY: 在八月,超市(ICA Maxi, Hemköp等大型店)會大量販售已煮好、冷凍的蒔蘿小龍蝦(Kokta Kräftor med Dill) (通常是進口的,瑞典野生產量少)。價格:依大小和品牌,約 150-300 SEK/kg (台幣450-900元)。買回家解凍,搭配烈酒(Snaps)起司派簡單麵包,邀請朋友,掛上紙燈籠三角旗(超市或派對用品店如Partyking可買到),播放瑞典飲酒歌(YouTube找得到!),就能在家複製歡樂氣氛!(實用心得:冷凍解凍的小龍蝦品質其實很不錯,方便又省事!)
黃豌豆湯

溫馨小結:我的瑞典美食地圖心法

這趟瑞典味蕾之旅,徹底顛覆了我對北歐食物的刻板印象。瑞典美食的魅力,在於它紮根於嚴苛的自然環境與歷史,發展出獨特的保存智慧(醃、燻、發酵),以及對季節恩賜的感恩與慶祝(小龍蝦派對)。它不是一味追求奢華精緻,而是講究當令、新鮮、平衡與實用。從家家戶戶週四必喝的黃豆湯,到Fika時光那杯咖啡配的肉桂捲,再到夏日尾聲狂歡的龍蝦宴,食物深刻融入瑞典人的生活節奏與文化認同。

  • 季節性是王道: 何時吃什麼很重要!夏末初秋追小龍蝦和醃鯡魚,秋冬溫暖的豆湯和肉丸是主流,肉桂捲則四季皆宜但冬天特暖。
  • 平衡是精髓: 鹹配甜(肉丸+越橘醬)、濃配淡(醃鯡魚+淡味薄餅)、重配清(濃湯+脆麵包)幾乎是每餐的潛規則。
  • 「Lagom」哲學: 這個瑞典詞很難精準翻譯(類似「剛剛好」、「適度」),也體現在飲食上。不過度調味、分量適中(除了Fika的甜點可能破功…),追求一種和諧感。
  • 在家吃飯最瑞典: 雖然餐廳選擇多,但最道地的體驗往往來自家庭廚房或朋友聚會。鼓起勇氣試試DIY吧!

老實說,不是每道菜都合我胃口(那個Surströmming再試一次我還是會猶豫…),但這種深入探索當地飲食文化的過程,本身就充滿樂趣和啟發。下次你來瑞典,別只盯著肉丸,試試走入當地市場、找間傳統麵包店、甚至厚臉皮問問瑞典同事週四要不要一起喝豆湯吧!你會發現更多隱藏版的瑞典美味。

想規劃一趟完整的瑞典之旅,將這些美食一網打盡嗎? 別忘了搭配精彩的瑞典旅遊景點!無論是斯德哥爾摩老城(Gamla Stan)的漫步、哥德堡的海鮮市場探險,還是北部極光的追尋,都能為你的美食之旅增添豐富的層次。如果想更深入瞭解這個主題,可以參考這篇瑞典旅遊全指南:最佳季節、熱門景點、預算攻略與必買特產,幫助你規劃一場難忘的北歐饗宴之旅!

醃鯡魚罐頭

Q&A:關於瑞典美食的常見疑問

  • Q:聽說瑞典醃鯡魚罐頭(Surströmming)超臭,真的有人喜歡吃嗎?還是只是整觀光客? A:這絕對不是整人遊戲(雖然效果很像)!它主要在瑞典北部(尤其諾爾蘭地區)有忠實擁護者,視為重要的傳統和文化遺產。對老一輩瑞典人來說是懷舊的古早味。喜歡它的人欣賞其複雜濃郁的發酵鮮味(搭配得宜的話),但不可否認,接受度確實非常兩極。建議抱持「文化體驗」心態,在戶外且有經驗者指導下謹慎嘗試。

  • Q:瑞典食材如越橘醬(Lingonsylt)、特殊香料在台灣買得到嗎?有沒有替代方案? A:IKEA是購買越橘醬、脆麵包(Knäckebröd)、部分瑞典糖果最方便的管道。一些大型進口超市(如City’super, Jasons)或有機食品店也可能找到越橘醬、瑞典產芥末、Cassia肉桂粉。替代方案: 蔓越莓醬(較甜,可加點檸檬汁調酸)可勉強替代越橘醬(但風味不同)。一般肉桂粉(錫蘭肉桂)可代替Cassia肉桂粉,但香氣較溫和。肉丸中的荳蔻粉用肉荳蔻粉(Nutmeg)即可。

  • Q:瑞典有適合素食者(Vegetarian)或純素者(Vegan)的美食嗎? A:當然有!很多傳統菜餚稍加變化即可:

    • 素食: 黃豌豆湯(Ärtsoppa) 可用蔬菜高湯製作(很多餐廳已提供素食版)。瑞典蘑菇肉丸(Svampbullar) – 用香菇等代替肉是常見變體。各種起司料理(如起司派Ostkaka)。
    • 純素: 注意避開奶油、鮮奶油、雞蛋、起司。選擇以根莖類蔬菜(如甜菜根、蕪菁)、穀物、豆類為主的料理。許多餐廳和超市現在都有標示清楚的素食/純素選項(Veg/Vegan)。
    • 可靠選擇: 厚煎餅(Raggmunk)搭配越橘醬(確認麵糊不含蛋奶)、各種根莖類蔬菜濃湯、醃漬蔬菜、新鮮漿果、純素版的脆麵包。斯德哥爾摩的Hermans Vegetariska Buffé 是素食/純素者的天堂。


✈️關於芊語

我是芊語,一個常年往返越南的旅遊博主!從北到南,我帶你探索這個充滿魅力的國度~

🌆 河內:漫步36古街,品嚐道地河粉,感受法式殖民風情!
⛵ 下龍灣:乘船遊覽世界遺產,石灰岩島嶼如詩如畫~
🏮 會安:古鎮燈籠搖曳,夜晚浪漫得讓人沉醉!
🏖️ 峴港:白沙灘與現代度假村,海景咖啡廳超好拍!
🌊 胡志明市:西貢河夜景、法式建築與越式咖啡文化交融~


我的旅程不只有景點,更有在地美食、隱藏小店和文化體驗!想知道更多?追蹤我的腳步,一起發現越南的多彩魅力吧!